陳樹祥教授應邀參加“創造經濟——西周時期的生產與分配 (公元前1045-771年)”國際學術研討會

發布時間:2022-04-11 發布者: 編輯:向文容 瀏覽次數:

4月1日-3日,我校外聘“東楚學者”陳樹祥教授應邀參加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語言與文化系中國早期研究唐氏中心資助的“創造經濟——西周時期的商品生產與分配(公元前1045-771 年)”線上國際學術研討會。

此次國際學術研討會邀請世界了各地的知名學者共同探討西周時期的經濟問題,與會學者圍繞兩個議題進行交流和討論:一是總結目前研究西周經濟問題的各類材料,并思考如何合理地綜合運用這些材料;二是探討目前已有的古代社會經濟的理論模型是否適用于研究西周時期的經濟。

陳樹祥教授的線上發言時間安排在2022年4月2日晚上10:15-10:45。陳教授以《從大冶銅綠山西周銅礦冶和墓葬的發現探析其銅業經濟》為題,從“銅綠山礦產資源”,“采礦、洗選礦規模與技術”,“礦冶生產者與管理者墓葬”,“銅礦石與粗銅料流向”等四個方面交流了西周銅礦業考古新成果、探討了西周時期鄂東南銅業經濟的發展概況。陳教授在發言中提出了一些新的學術觀點,引起與會教授學者的關注和重視。陳教授提出了銅綠山及周邊地區發現的西周時期銅礦采冶遺存,是周王朝江南銅礦生產重工業基地。此地區采掘出的銅礦料可能先由西周王朝的南土領袖曾侯及地方官吏分配給銅綠山周邊官營或官督民營的冶煉場冶煉,然后將粗銅調運給西周王朝鑄造禮樂兵器,或作為賞賜珍品。西周晚期,王室衰弱,銅料在交換中是一種特殊商品,流向諸侯國,并成為諸侯拓疆爭霸的戰略物資。

在為期三天的“創造經濟——西周時期的生產與分配 (公元前1045-771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中,陳樹祥教授認真聆聽了來自于世界各地的專家的發言,并進行了廣泛、深入的學術研討與交流。(礦冶中心 供稿)